- 特色養老新模式,老年生活不再單調
- 發布者: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22/10/17 0:00:00
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快速發展,傳統養老模式再也不能滿足健康活力型老年人的多元化養老需求。市場上大多老年人的旅游產品以傳統的觀光團為主,不能滿足老年人休閑養生、精神文化、心理慰藉等多元化需求。而作為健康旅游時代的一個新概念,旅居養老追求旅游目的、旅游行為、旅游效果的健康、環保和舒適,已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。
除了慢節奏的旅途,旅居養老對老人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價格和服務。旅游+養老模式的推廣,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,我國正經歷全球歷史上規模最大、速度最快的人口老齡化進程。截至2016年年底,我國60 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.2 億,占總人口的15.5%;預計2050 年將達到峰值4.87 億,由此將催生出一個354 萬億元的巨大市場。
與國外相比,
國內旅居養老模式還有很大進步空間
發展旅居養老,一個好的自然環境是必備條件,但專業化的服務才是決定因素。南京郵電大學潘金洪教授曾經系統考察過美英等國的旅居養老模式。在他看來,國內在專業化養老服務方面與國外還有不小的差距。國內的高端養老院大都建在遠離城市的郊外,老年人出行不便;養老機構普遍缺乏高水平的醫療服務,醫護人員匱乏;各地醫保制度不銜接,老年保險制度不完善,旅居風險難以把控。
為什么新興的旅居養老讓眾多老人叫好?究其原因,旅居養老是候鳥式養老和度假式養老的融合體,老人們會在不同季節,輾轉多個地方。這種養老方式是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種積極養老的方式。
除了慢節奏的旅途,旅居養老對老人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價格和服務。有些企業和地區推出了這樣的服務:旅居養老期間,老人入住的酒店,3天左右的旅程,人均只要幾百元,較市場價低很多。在全國其他許多地方,旅居養老也逐漸成為新寵,正受到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青睞。
旅居養老模式分析
旅游+養老模式的推廣,需要政府部門在政策層面予以規范,需要社會養老機構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,也需要老年人不斷更新養老消費理念。
生活式旅居,是讓老人有家的歸宿感,讓老人真正享受到旅游+居家+度假+享老的生活式度假。讓老人在安全、輕松、私密、整潔、舒適、和諧的環境下, 體驗休閑度假、旅居交友等活動的樂趣,從而心情愉悅,真正享受旅居帶來的快樂,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質量,讓養老升級為享老。那么生活式養老有哪些模式可供借鑒呢:
一、資源享老模式
1.景區旅居享老
大自然是心靈的家園,景區旅居享老依托山林、湖泊、濱海、溫泉等生態資源,以遠離城市的喧囂與躁動為主旨,打造獨特的生態依托型享老產業項目。形成山水疊墅、野奢享老公寓、山水康療基地、山水營地、溫泉享老綜合體等不同組合的景區旅居享老基地。
2.田園旅居享老
田園旅居享老主要是指那些以農家樂、鄉村綠色田園的景觀、農事娛樂體驗、特色鄉村風情為依托,以休閑度假為目標的享老產業開發項目。游客不僅可觀光、采摘、體驗農作、度假、游樂、了解農民生活、享受鄉土情趣,還可體驗酒莊、農莊、漁莊、茶莊、牧莊、林莊等特色莊園式享老產業項目。
二、文化藝術旅居享老模式
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強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的出臺,我國文化旅游和文化產業迅猛發展,各地民俗文化的弘揚、傳承和保護工作不斷加強。
以地方獨特文化資源、民俗民風資源、音樂藝術資源和宗教養心資源等為依托和核心吸引,以對該類文化精神需求有特殊偏好的享老人群為市場目標,形成古城古鎮旅居享老、民俗民風旅居享老、音樂藝術旅居享老、宗教禪修旅居享老的系列文化藝術型享老項目。
1.古城古鎮旅居享老
依托古城、古鎮、古村特有的文化資源、特色街區、歷史遺址、建筑文物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等,開發一系列具有歷史記憶和懷舊特色的享老項目,將傳統文化和享老需求相結合,打造古城古鎮型享老產業。
2.民俗民風旅居享老
民俗民風是全國各地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,是我國本土文化的瑰寶,是美麗中國之基底,感受各具特色的民俗風情可豐富老年人度假生活,以地方特有的民族風情、節慶、習俗、婚俗、食俗等為核心吸引物,打造的獨具熱鬧氛圍和節慶色彩的享老項目將會受到市場的青睞。傳統民俗文化體驗對老年人具有較強的吸引力,是老年人深度休閑體驗的基礎之一,是老年人享老生活的補充。
3.音樂藝術旅居享老
音樂藝術具有凈化心靈、陶冶情操、啟迪智慧、情智互補的作用,音樂藝術旅居享老以文化藝術為內涵,依托藝術創作、戲曲品鑒、音樂賞析等多種方式,打造集老年藝術公社、藝術會展中心、文化休閑商街、博古齋、讀書樓、棋茶室等多種業態為一體的綜合性音樂藝術享老產業集群。
4.宗教禪修旅居享老
宗教是文化的重要載體。 伴隨物質文明的高度繁榮,老年人對精神信仰的追求不斷提高,開發包括佛學院、山水禪庭、禪醫堂、靜心館、素食齋、養心閣、生活禪修體驗基地、心靈成長學校等多種宗教養心享老業態,更符合現代和未來老年人對宗教文化的需求。
三、運動旅居享老模式
動則不衰是中華民族養生、健身的傳統觀點。老年人因為體質和年齡的特殊性,更注重體育鍛煉,運動康體成為旅居享老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維護健康、增強體質、延緩衰老、延長壽命是我國由來已久的養生方法,以養精、練氣、調神為基本特點,以運動休閑項目的適度開發為核心吸引物,輔以享老產業配套,打造運動旅居享老模式。
四、醫療康體旅居享老模式
健康是老年人實現享老的基礎,良好的醫療保健服務對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尤為重要。醫療康體旅居享老的主要模式有中醫養生享老、西醫護理享老、健康美食享老等。
1.中醫養生享老
以中醫養生為核心,開發中醫診堂、中醫理療中心、中草藥種植園、藥膳養生會所、中醫養生會館、針灸、推拿、按摩等中醫理療項目,并針對不同人群的身體健康狀況建立不同的服務項目。
2.西醫護理享老
以西醫療養為核心,以大型醫院雄厚的醫療資源或全面專業的醫療設施設備為依托,以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為特色,形成涵蓋身體健康檢查、醫療器械監測、健康咨詢管理等多個領域的立體化產業體系,并設置醫護輔助中心、理療課堂、康健中心等多種享老服務項目。
3.健康美食享老
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,美食養生之法越來越受大眾特別是中老年人的喜愛。因此,可圍繞中國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,打造集養生藥膳、素齋、綠色餐飲、養生茶湯、地方特色養生膳食、養生保健食品等多種食療養生產品于一體的美食享老產業體系。
國外知名旅居養老社區案例
瑞典馬爾默Bo01生態住宅示范區
這個社區位于瑞典馬爾默市的西碼頭,是生態節能項目。該小區采用了散落式規劃,建筑產品多樣化與功能的復合開發,保證了社區居住人口的均衡性以及地區的經濟活力。社區的戶外環境以水為基本要素,包括淺水廣場、臺階式休閑碼頭、臨水散步長廊、親水日光浴平臺、高空跳水平臺、水上蜘蛛、小瀑布、溪流濕地等,為市民創造了多種與水景對話的機會,創造宜人的生活環境。
馬爾默Bo01生態住宅示范區通過一系列新型的可再生資源及風景園林,打造一個綠色環保社區,改善居住生態環境,保證業主的健康,為業主創造了一個健康的居住環境。
格林威治新千年村
倫敦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半島上,有一座格林威治新千年村。作為格林威治島的核心居住區,千年村承擔了展示新世紀英國居住形態的責任。社區共包括1079套公寓和298座別墅,圍繞著英國式的花園廣場排開。公寓區位于整個千年村的最北端,其中450套公寓靠近泰晤士河和一個新開挖的湖泊。湖泊邊建造了亭臺樓榭和日光浴所,可以供觀景之用。
格林威治新千年村大面積的綠色開發空間——公園是社區的核心,對于全部居民開放,實現社區物業價值均衡。社區為創造宜人步行和宜居的生活環境,限制停車,行車馬路被自行車道和人行道代替。
總而言之新型概念的養老,還有需要提升的地方,但是對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讓能有更多的城市中的老年人能找到屬于自己的晚年生活,頤養天年,希望老年人都能有個美好的晚年生活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