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數字時代不會將老年人拋棄
 - 發布者: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20/11/15 0:00:00
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之下,出示健康碼已經成為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。可就是這簡單的操作,對很多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來說,卻是個大難題。最近,老年人被數字時代“拋棄”的新聞,頻頻登上熱搜,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,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絕。如何才能不讓數字化成為老年人面前的鴻溝?

近日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》,方案共提出50條措施,如: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;不得將“健康碼”作為通行的唯一憑證;各級政務平臺應具備“授權代理、親友代辦”功能。
數字時代下,為老年人提供更貼心、更直接的服務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事情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截至2019年末,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.54億,占人口總數的18.1%。預計“十四五”期間,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,并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養老產業將成為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產業。賽迪智庫發布的《2019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》預計2021年我國養老市場規模將達到9.8萬億元。中國社科院的《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》預計到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市場可達13萬億元。
最近幾年,養老服務機構在數量、規模擴張方面,發展非常快。天眼查App數據顯示,目前,我國有20多萬家養老相關企業。截至11月25日,我國今年新增4.3萬家養老相關企業,同比增長7.5%。相關專家預計,養老服務產業在拉動產業轉型升級、擴大內需、刺激消費、拓展就業方面,有巨大的發展前景。
與此同時,國家政策也一直在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產業,鼓勵社會資本采取建立基金、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籌集資金,用于建設養老設施、購置設備和收購改造社會閑置資源等。
從務實的角度上來看,養老產業投資還是要從最基本的養老需求方面進行布局,如智慧養老等。從投資方向上來看,機構養老是少數老年人群的高端消費需求,只能覆蓋3%-5%的老年人。所以未來養老服務機構,可以在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方面尋找短板和弱項,主攻并做大做強。
- 
    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:智慧型養老院
 

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