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智慧養老是我國解決養老問題的最佳方式
- 發布者: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23/2/9 0:00:00
- 據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報告顯示,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為2.7億,占總人口的18.9%。;全國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億,占總人口的14.2%,65歲以上人口居世界第一。
世界衛生組織(WHO)定義:一個國家65歲以上的人口占總人口的7%以上,稱為老齡化社會;14%被稱為深度老齡化社會;20%被稱為超老齡化社會。目前,中國已經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。截至2020年,老年人的社會撫養比已達19.7%,每五個人將撫養一名老年人。
目前,我國96%的居家養老模式、3%的社區養老模式、1%的機構養老模式和國務院提出的“9073”模式(90%的居家養老模式、7%的社區養老模式、3%的機構養老模式)還存在差距。此外,根據《中國養老產業發展白皮書》的數據,2020年中國65歲以上的空巢老人數量達到1.2億。
截至2020年,我國機構養老金人數已達38,000人。但是入住率并不高。根據民政部的統計,截至2020年7月底,我國已建成429.1萬張養老機構床位,但只有214.6萬人居住,養老床位空置率高達50%。因為中國傳統的孝文化觀念,更愿意居家養老,所以養老機構的服務水平和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亟待提高。當前最好的辦法是增加社區養老,但我國社區養老區分布不均,主要分布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。
按照國際慣例,每三位老人需要一名護理人員。根據我國4063萬智障殘疾老年人的計算,護理人員的需求至少為1000萬。根據2017年底的數據,我國只有30萬人獲得了養老護理人員資格證,差距很大。隨著老齡化,老年人基數不斷增加,年輕人基數不斷減少。如何增加養老護理人數已經成為一個問題。
因此,解決養老問題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合理的人口結構,特別是促進合理的人口生育,增加年輕人的收入,解放年輕人的負擔。目前的解決方案是:一是以社區為主,充分加大養老基礎設施建設,將養老金納入大型基礎設施,鞏固養老基礎設施,解決就業問題,增加收入。第二,利用工業4.0、5G、人工智能發展智能養老設備,從老年人的日常生活、衣食住行等方面發展成為方便系統的設備,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、老年廚房、老年人的出行、老年人的康復等相關設備,不僅可以自主養老,還可以遠程幫助孩子養老。
-
上一篇:居家養老結合智慧養老系統的重要性下一篇:居家養老搭配智能養老是最佳組合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