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智慧養老走進社區,讓老年生活更幸福
- 發布者:北京思杰佳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:2022/11/30 0:00:00
互聯網+聯通線上線下養老服務資源,智慧餐臺為老人提供溫暖套餐,AI機器人提供智能陪伴,智能水表、智能手環、門磁感應、智能護理床等智能化適老化科技產品讓養老服務更加便捷……銀發浪潮中,智慧養老在科技的助力下發展日趨成熟。
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,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。隨著十四五規劃的開啟,注重科技數據賦能,可提供更貼心服務、滿足更多樣需求的智慧養老進入新的發展階段。
物聯網大數據打造養老服務智慧大腦
作為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示范基地和國家人工智能養老社會實驗地區,杭州持續升級互聯網+養老服務,搭建業務管理、公眾服務、機構運營、支付結算、數據應用5大平臺,為14萬余名高齡、失能、孤寡、獨居等困難老年人提供緊急救助、主動關懷等3大類13項服務。
不只是在杭州,打造大數據平臺,整合民政、醫衛等各類基礎數據信息,聯通線上線下各類養老服務資源,提供更多個性化的養老服務,全國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前行。
在全國首批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范區之一的上海市長寧區,智慧養老大數據平臺可謂全區養老服務的智慧大腦。登錄該平臺,可發現其不僅對接了市級養老服務平臺,與區實有人口庫、市民政局數據海等數據庫互聯互通,還以此為基礎,構建起區、街、居三級社區養老顧問體系,以云服務對接全區21.88萬名老人需求。與之相關的是,該區積極推進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技術在健康養老領域的應用,區域內一批傳統企業紛紛轉型發展,一批互聯網+健康養老企業紛紛入駐。
居家養老服務連上了大數據,一些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日間照料服務也搭上了互聯網+東風。
為空巢老人開辟急救綠色通道
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左家莊南里的趙大爺,前不久獨自在家時突發心臟病。緊急中,他按動了隨時攜帶的智能手環呼叫。呼叫信息通過手表綁定的系統,直接聯系急救中心平臺,不到10分鐘,急救中心救護人員趕到,趙大爺得到及時救治。事后,趙大爺連稱多虧了區里安裝的,感謝區政府、區民政局。
老年人獨自在家,最怕遭遇意外或突發急癥等緊急狀況。這時該怎么辦?
只需按下一個按鍵,就能接通999急救中心,到家中緊急救援。為空巢老人安裝的智慧養老服務終端,成為對老人進行安全保護的重要屏障。當有老人出現緊急求助報警時,智慧養老系統就能馬上聯系到急救中心,以及信息通知到子女的手機。為什么這么管用?那是由于,它在999急救中心設有專屬服務器、通訊線路、系統軟件和數據庫。
在老人突發緊急情況時,一鍵直通急救中心,十幾秒鐘系統響應,不用老年人講話,急救中心就能知道老年人的住址、姓名、聯系方式、既往病史等詳細信息,通過衛星定位系統匹配最近的救護車前往救援,最大程度縮短搶救時間,大大提升救援的精準性。
實施緊急救助、提供安全保護,這是老人及其親屬對養老工作最關心、最期盼的內容之一。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門磁,開通智能水表,定制紅外攝像頭和智能手環,及時了解、監測獨居老人各方面情況;安裝煙感報警器,防范老年人在家遭遇火災、燃氣泄漏等危險;提供AI外呼服務,讓老年人遇險時可及時、便捷呼救并得到救助……借助多種高科技手段、智能產品,老人們織密了安全防護網。
智慧養老要智慧,更要‘致惠’。中國老齡產業協會會長曾琦認為,要抓住養老服務這個核心,在智慧產品和服務中,體現適老化、實惠性、人文性。
讓老年人有幸福生活,后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。
據了解,加快發展基本養老服務將是民政部2021年的重點工作之一,具體包括加強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建設、健全居家社區養老支持政策、提高養老服務質量、加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、統籌推進養老服務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、深入實施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(敬老院)改造提升工程等多個方面內容。
結合這些重點工作,積極引入新技術、吸納新技術,讓養老方式更加多元多樣,就能為市場提供品類更多、品質更好、品牌更優的養老產品與養老服務。
引入吸納新技術,讓老年生活更幸福
在利用高科技、智能技術滿足養老需求方面,政府部門已開展不少探索。
此前,工信部等三部委曾聯合發文指出,要發展健康管理類可穿戴設備、便攜式健康監測設備、自助式健康檢測設備、智能養老監護設備、家庭服務機器人。各地在實踐中從遠程監控、實時定位、統一平臺信息交互等角度,多方位打造信息化養老服務系統,為老人及其家庭提供更加現代化、科學化和人性化的養老服務。如今,運用智慧技術來改造提升傳統的養老服務業態成為趨勢,隨著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力度不斷加大,智慧養老,正逐漸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。
-
上一篇:養老院項目智能化系統設計詳解下一篇:“智慧養老”優先服務社區特困老人

